“他打我!”孩子和同伴起冲突,父母该怎么办?
“他打我!”孩子和同伴起冲突,父母该怎么办?
摘自张怡筠情商工作室
每当孩子和小伙伴发生冲突,做父母的您肯定会一下子紧张起来——孩子受欺负了?!于是有的父母可能会不问青红皂白,就马上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告诉孩子:“谁打你,你就打他!”;或者提醒孩子,一旦发生矛盾就“马上告诉老师!”。事实上,这些叮嘱很容易让孩子在面对冲突时,变得更加暴力和依赖。而父母们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利用这个良机,把解决冲突的“秘诀”传授给孩子!
冲突解决能力是指在和他人相处时,可以有效地解决冲突、化解矛盾的能力。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情商力:2014年心理学者Frank Vitaro对3208位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在幼儿园期间经常和小伙伴发生冲突的孩子,到了小学1年级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然而,只要这些孩子拥有了良好的冲突解决能力,那么他们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攻击行为,而且还会更好地和同伴相处,获得高质量的友谊!
可见,冲突解决能力对孩子以后的行为表现和同伴关系都至关重要,因此父母们应该好好把握孩子和同伴之间的“小冲突”,让它发挥好助孩子成长的“大作用”!
当孩子和伙伴发生冲突时,建议父母们不妨这样做:
1教孩子说出情绪 孩子只有平复好心情,才能更好地处理冲突。因此,最开始父母们除了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外,还要引导孩子“说”出情绪,如“你现在感到很……是吗?”因为,当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可以有效激活负责理性思维的大脑皮质,使情绪中枢逐渐平静下来,帮助孩子平复心情。比如,当孩子因为同伴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弄坏了,而大哭不止时,父母就可以跟他说:“你哭是因为你很生气是吗?妈妈理解你的心情。”这里的“生气”就把孩子内心不满的情绪“说”了出来。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也能让孩子在以后遇到矛盾冲突时,可以更理智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打了人 |
孩子被人打 |
真诚道歉:“我刚才不小心抓伤了你,真的对不起” 提出建议:“我们可以一起玩,我来给娃娃打针,你给它喂药,你觉得怎么样?” |
表达感受:“你打我会让我觉得很生气,也很难过。” 提出建议:“我们可以一起好好玩,不要吵架。你想怎么玩也可以跟我好好说,好吗?” |
4给孩子做出榜样 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尽量选择更理智、温暖的方法来化解。因为,父母处理夫妻矛盾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与伙伴相处的能力: 如果父母总是用敌意的解决方法,如愤怒地大喊等,那么孩子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就会更加易怒、充满敌意;如果父母总能用温暖,具有同理心的方式处理两人矛盾,那么孩子与同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也更懂得如何有效地解决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