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黄山游记(江芷寒)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黄山游记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位于我家乡安徽的黄山,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今年寒假,我有幸随妈妈游览了心中向往已久的黄山。
大年初二的晌午,我们驱车来到南门山脚下,一打开车门就被那股恢宏气势所震惊,最高达一千八百多米的山峰傲然挺立,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磅礴。我们换乘巴士来到云谷寺,为了能尽快赶到山顶观赏日落,我们先搭乘云谷索道上山,再步行前往观赏日落的地点。虽然少了份徒步上山的乐趣,但是能从空中一览黄山奇观也别有一番滋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下了索道,我们便开始了步行之旅。妈妈大致看了看导游图,选择先去三大主峰之一的始信蜂,然后前往观赏著名的黄山日落。我一路兴致勃勃地跟着妈妈上山,路上还看到了十大名松之一的黑虎松。抵达了始信峰后,我们一刻也不停下,直奔丹霞峰。高山上,小路旁,翠绿的松树随处可见;青石小径边的石缝里,积雪还没有融化,形成一派冬日里别有韵味的景致。
功夫不负有心人,约摸四十分钟后,我终于气喘吁吁地爬上了丹霞峰。这里是观赏黄山上观赏日落最佳的地点,此时,不经意间,天际线已泛起了浅浅的黄色,夕阳也缓缓从刺眼的红色化为橙黄色,染红了漫天云霞,慢慢坠入深山。这不,没过一会儿,圆圆的太阳变化成了半圆形,山上所有人的脸上都映上了一层淡淡的霞光,这时的我第一次感觉太阳离自己是那么近,整个人都沉浸在这安然的美景中。又是一会过去了,半圆形的落日仅剩那一点儿余晖在山峦中时隐时现,,渐渐由绚丽化为淡然,一股惋惜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眨眼的功夫太阳就不见了,再美丽的景色也只有一瞬。不久天空便披上了一层灰白色的薄纱,夜幕即将垂下。短暂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我也只好带着那股遗憾走下丹霞峰,回到酒店。
步行下山虽累,但是依旧美好
第二天,我们从酒店出来,却看见了许久未见过的场面:天空中飘起了片片小小的雪花,如同白衣天使降临,那样静谧,那样美好。随后,考验毅力的下山便到来了,深知“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征服黄山!我们从狮子峰上观赏完“石猴观海”,然后步行前往光明顶。一路上,眼前处处都是良辰美景,使我一次次从放弃的念头中拥有信心:既然立下决心要征服黄山,便决不能辜负这般美景!
怀着这股劲儿,我们一路走到了光明顶。登上旁边的山峰,便可一览众山小。真是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这时,只见猴群在山间上蹿下跳,还能在峭壁上蹲坐,真令人佩服!我一连拍了好几张照片,不为别的,只为留念这般山清水秀。一路下行,走过心惊胆战的百步云梯,我们终于抵达了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可惜的是,往上直至最高峰的一百米封闭了。可站在观景台上,黄山景色依然尽收眼底,美不胜收。我心里不禁升起一个念头:这样的山水,希望能得到人类的保护,永远存在。再往下走,便是黄山名片——迎客松了,为了见到它,我可是“长途跋涉”呢!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下山。
天渐渐黑了,我们也走到了温泉酒店,终于可以泡露天温泉啦!晚上,泡完温泉,我躺在床上,回想着昨天日落时的情景,回想着站在莲花峰时的激动心情,回想着上山下山自己走过了共十几公里的路程……心里不禁开始钦佩自己。
第三天回到上海,虽然已经累得小腿酸痛不已,有些发抖,但是我实现了征服黄山的梦想。以前心中对黄山的印象,就是高耸入云,陡峭无比;但这次游完黄山,却对黄山不只是欣赏,多了一种敬佩,它给予我们许多人生的启迪:交错高耸的峰峦与怪石有着磅礴的气势,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进;翠绿挺拔的奇松有着风吹不倒,雪压不垮的顽强意志,鼓舞着人们不屈不挠,一路上还看见了两鬓花白的老人在步行登山,却依旧神采奕奕,这不正是应了这种无畏的精神吗?以后遇到挫折,我都会挺起胸膛这样说:“连黄山我都征服了,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感叹道:“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意思就是四海内外,没有山可以比得是徽州之黄山,登了黄山就可以不用再登其它的山了,美景都已经看过。)
洋泾实验小学
五(四)班
江芷寒
27号
图一是我登上丹霞峰顶观日落时的照片 图二是我去游览飞来石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