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地震防范本领 树安全自护意识---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地震防范本领 树安全自护意识
---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任 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在那一刻,仿佛一切都静止了。眼睁睁地望着自己的家园被摧毁,眼睁睁地望着自己的亲人离开人世,眼睁睁地……在那一刻,一切都变得那么渺小,那么脆弱。在天灾面前,我们是显得那么的微乎其微,那么的微不足道。
如今汶川地震已走过了第十个年头,当年那一幕幕场景仿佛仍在眼前,在危险面前,时间就是生命。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灾害的防护意识更是要从娃娃抓起,这不,2018年10月8日,迎着秋风,实小五年级的学子们有幸来到东方地质科普馆进行了一次与地震零距离接触。
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吗?地震分哪些类型?什么又是地震震级与烈度呢?发生地震时,应该躲在哪里?什么姿势才是最安全的呢?这些疑问在东方地质科普馆中都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参与互动问答,更直面地了解了地震中的相关知识,原来发生地震时,人若身处室内,应该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救你的生命,而那个区域则被称为“生命三角”。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最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沉着冷静的心,在天灾面前,人定也能胜天。
活动的高潮则是孩子们亲身体验5级地震的震感,用自己刚学会的防护姿势,寻找有利的位置,来躲避一次模拟地震。震感是逐渐递增的,期初并未有十分明显的感受,当震感越来越强烈时,孩子们立刻整齐划一地做出了防护姿势,看着他们这样的举动,这不正是最好的一堂安全防护课吗?
通过听取讲解和现场体验,同学们系统学习了地震科普常识和避震自救知识,增强了灾害防护意识。预防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有效的预防才能避免发生不堪想象的事实,希望实小的学子们每一位都能成为安全小达人,健康快乐地成长!
浦东新区洋泾实验小学
德育室
2018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