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两纲》材料二
洋泾实验小学组织教师学习《两纲》专题材料二
《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纲要
导语:加强和改进学生的道德建设和政治教育,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内容。
一、重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好接班人。
2、提升市民的道德素质。学校培育,上海城市精神,国际大都市。
3、抵制负面影响。三主义:享乐、拜金,自私。
二、原则。
1、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
2、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结合。
3、情感陶冶与理性升华结合。
4、突出重点与有机渗透结合。
5、针对性与系统性结合。
6、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
三、内容(三大主要内容: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
1、国家意识,四重点:
1)国家观念:爱国情感增进、培养。
2)国情意识:政、经、文、社会、人口、资源。
3)国家安全:主权、领土。
4)国家自强:建设小康、科技兴国、人才强国。
2、文化认同,四重点:
1)民族语言:语言文字,民族团结。
2)民族历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民族英雄。
3)革命传统:井岗山、长征、延安、大庆、雷锋、两弹一星。(六种精神)。
4)人文传统: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
教育资源: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
3、公民人格,四重点:
1)社会责任。
大:国家主人、法律。
中:自身权利,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责任。
小:好好学习、学生天职,责任。
2)诚信守法。
3)平等合作:团队、合作、宽容,和谐。
4)勤奋自强:四勤:勤快、勤劳、勤奋、勤俭。四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四、实施途径(两大途径:课内、课外)。
课内,课程,与生命教育基本类同。
课外,主要是两大领域: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外实践活动。
(一)校园文化建设。
1、节庆教育:五一、五四、六一、七一、九十、十一。伟人的纪念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七七,九一八。
2、仪式教育。同生命教育
3、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4、学生社团。文学、艺术、科技、体育等。
5、校园硬件环境。
6、学校媒体网络。
(二)课外实践活动。
与生命教育中的课外活动类同。
洋泾实验小学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