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记二至五年级家长学校
正确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记二至五年级家长学校
10月24日晚6点,在体育馆,我校召开了二至五年级的家长学校。这次我们非常幸运能够邀请到上海市心理教育专家张岚老师给我们做讲座。讲座的题目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张老师做讲座时,不紧不慢,就像一个老朋友似的慢慢聊着他的想法。他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很快进入演讲者的角色中去。
张老师认为,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长辈呵护着,父母溺爱着,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时候,不是耍脾气就是大哭小闹,往往让家长束手无策。因此,帮助孩子对挫折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是抗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家长、老师进行抗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只有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如果孩子经常遭受类似的挫折,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目标,让孩子充满信心去完成。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孩子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家长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孩子对挫折承受能力,家长或老师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孩子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培养孩子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张老师所讲的一些观点伴随着一些事例,有条不紊地、如同抽丝剥茧般地娓娓道来,当共鸣达到顶峰时,家长们也向张老师投向赞同的目光,讲座在一派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家长们不约而同地献给张老师雷鸣般的掌声,相信家长们听了这次讲座,一定受益匪浅。
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只有那些经历挫折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